[师资队伍建设]岗位流动制度

2013年6月25日

 随州技师学院优秀教师流动激励方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有关教师队伍建设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学院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根据上级有关教师发展的规划,以更新观念、规范行为、提升水平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爱与责任”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素质,建设一支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重任的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借鉴随州市职业教育院校教师流动机制管理经验决定开始实行优秀教师流动制度,以此激活学院教师人事管理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优秀教师考核内容与标准

(一)对优秀教师的考核,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表现。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教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了解和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信任和尊敬。

能:是指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及实际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能依据先进教学理念、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等;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能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热爱学习。

勤:是指勤奋敬业及出缺勤情况。

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指教师担任的工作任务,教学质量,教学教研情况,辅导学生获奖情况;备课、作业等业务材料检查情况。

(二)考核标准以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质量、工作任务等方面的要求为基本依据。

(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 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模范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精通本职工作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教育教学工作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合格: 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本职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合格: 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工作能力较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工作中有失误,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不合格: 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二、优秀教师流动制度

1.建立教师流动的长效机制,采取骨干教师到边远地区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定期服务学习,充实加强薄弱学校师资力量,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使教师流动成为一汪活水。

2.骨干教师到边远地区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定期服务学习,服务期限一般为1-3年,对主动参加定期服务、教育教学成效优良的教师将在考核、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而对支教期间工作表现突出者也将给予奖励。

3.凡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不报名或者报名后不服从安排的,当年年度考核只能定为合格;新一轮交流继续不报名或者报名后不服从组织安排者,岗位聘任时予以缓聘;按照规定的年龄,凡没有在校企合作企业工作经历的,今后一律不得晋升或聘任高一级职务。

4、交流教师的考核、评优等工作由学院单列指标、联合组织考核,政策上适当予以倾斜。支教与定期服务机制的实施,增强教师的紧迫感,逐渐形成流动意识,以利于学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施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