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问一问:
1、电子元件怎么固定?
2、电子元件怎么连接?
学生回忆、思考、回答问题
1、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引导学生,航天飞船控制中心,有许多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中有许多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怎么固定,怎么按要求连接。激发学生的思维对旧知识的迁移。
环节2
演示实物,
引入课题
看一看:
这是电脑主机里面的一个主板。
想一想:
问题:主板上除元件外还有什么?
学生观察实物、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
学生看到这样的“导线”后,也会觉得与实际导线不一样。更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理,好奇心、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也对我设置的教学目标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环节3
演示软件,
主动探索,
获取新知。
一、自动布线
1.画电路图
![]() |
2.使用PCB向导创建一个宽(80mm),高(50mm)的PCB文件。
![]() |
3.元件封装与网络的载入及自动和手动布局。
![]() |
4.自动布线
![]() |
学生观看。
要求课前有足够的准备。
1.创建项目文件,原理图文件。
2.画好电路图,并确定封装。
3.创建PCB文件。
4.元件封装与网络的载入及自动和手动布局。
5.自动布线规则设定。
教师演示软件,
让学生明白:自动布线不难,但很重要。
1.自动布线命令。
2.拆线功能。
3.自动布线规则设定(线宽,单面板,双面板设定,尤其是特殊线宽的设定,如电源正负的连线)。
环节四 :
自主学习,
巩固新知
练一练:
1. 根据电路图,在顶层完成单面板的自动布线。
2. 根据电路图,在顶层和底层完成双面板的自动布线。
3. 根据电路图,在底层完成单面板的自动布线。要求设置导线宽度,具体参数设置如下:【Max Width 】最大宽度: 2mm;
【Preferred Width 】最优值: 0.5mm;【Min Width 】最小:0.25mm
4. 根据电路图,在底层完成单面板的自动布线。要求设置导线宽度,具体参数设置如下:【Max Width 】最大宽度: 2mm;
【Preferred Width 】最优值: 0.5mm;【Min Width 】最小:0.25mm。同时将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导线宽度设置为1mm。
5. 根据电路图,在底层完成单面板的自动布线。要求设置导线宽度,具体参数设置如下:【Max Width 】最大宽度: 2mm;
【Preferred Width 】最优值: 0.5mm;【Min Width 】最小:0.25mm。同时将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接的导线宽度设置为1mm。
巩固练习是为了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的强化,是促进和调节教学的有力手段,实践证明,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强化,会促使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且强化越及时,效果越好。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估,指出存在的问题,强化练习效果。对好的情况进行激励性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节五:
课外延伸,
知识拓展
找一找:
1、改变顶层和底层布线的颜色。
2、拓宽学习方法,上网去查自动布线。
拓宽学习方法,上网去查找,让学生再次体验学习新知识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板书设计
重点呈现
自动布线
1.画电路图
2.使用PCB向导创建一个宽(80mm),高(50mm)的PCB文件。
3.元件封装与网络的载入及自动和手动布局。
4.自动布线
课后反思
总结提高
PLC一体教案
学科 |
可编程控制器 |
审批签字 |
|||||||||||||
|
|||||||||||||||
授课时间 |
第三周 |
授课时数 |
6 |
授课班级 |
1108 |
||||||||||
授课类型 |
一体化 |
授课教师 |
何华先 |
||||||||||||
课题 |
课题任务 |
课题一:PLC编程软件介绍 |
|||||||||||||
任务分解 |
1:PLC工作原理 2:PLC编程语言介绍 3:PLC编程软件使用 |
||||||||||||||
教学目的 |
专业能力 |
1:了解PLC编程原理 2: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 |
|||||||||||||
知识目标 |
掌握PLC常用编程语言 熟练使用PLC编程软件 |
||||||||||||||
方法能力 |
1: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工作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 |
||||||||||||||
重点 |
PLC编程软件使用 |
||||||||||||||
难点 |
PLC编程软件使用 |
||||||||||||||
课堂练习 |
以个人为单位练习PLC编程软件使用 |
||||||||||||||
教学策略 与方法 |
启发 讲解 |
任务 驱动 |
多媒体 演示 |
案例 分析 |
小组 讨论 |
归纳 总结 |
实践 操作 |
对比 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课后回顾 |
本课和优点:
|
||||||||||||||
存在问题:
|
|||||||||||||||
改进方法:
|
|||||||||||||||
一: 组织教学 |
活动总过程:1:师生问好;2:班长清点人数。 |
|||||||||||||||||||||||||||
老师活动: 1:问好; 2:环顾学生。 |
学生活动: 1:起立问好; 2:端正坐姿;3:班长报告人数。 |
活动目标: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进入学习状态 |
活动时间: 2分钟 |
|||||||||||||||||||||||||
二: 安全教育 |
1.PLC要求环境温度在0~55℃;相对湿度小于85%(无凝露);防止振动频率为0~55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避免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供电电源为50HZ、220(1±10%)V的交流电。2.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操作任何开关、按钮、键盘;3.不准随便触摸PLC模板,不准带电拉、插模块,遵守先检查外围,再检查PLC的原则。4.PLC出现死机,需查明原因,未明确原因时,切勿盲目重新启动,严禁随意修改各种地址、跳线、屏蔽信号、取消联锁。5.先关闭电脑一段时间后,再关闭电源。 |
|||||||||||||||||||||||||||
老师活动: 讲解、强调安全文明操作。 |
学生活动: 认真听取安全知识。 |
活动目标: 学习养成良好安全意识。 |
活动时间: 3分钟 |
|||||||||||||||||||||||||
三: 课题引入 |
课题引入:可编程控制器简单易学、安装方便、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设计施工周期短,在性能上优于继电器逻辑控制,与微型计算机、单片机一样是一种有于工业自动化的理想工具。 |
|||||||||||||||||||||||||||
老师活动: 老师讲解,可编程 控制器是现代电工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可编程控制器与电力拖动的联系。 |
活动目标: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 |
活动时间: 3分钟 |
|||||||||||||||||||||||||
四: 教学过程 |
活动项目一: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结构、工作原理 一:结构 1.输入接线端:PLC输入接线端分为电源输入端、公共输入端(COM端)和输入接线端三个部分(如图1-1) (1)电源输入:接线端L接电源相线,N接电源中线,PE接电源地线。电源电压一般是交流电,单相,50HZ,100-240V,为PLC提供工作电压。 (2)输入接线端和公共端子COM: A:在PLC控制系统中,各种按钮、行程开关必传感器等,主令电器直接接到PLC输入接线端和公共端COM之间。 B:习惯上将PLC输入端子的内部接口电路称为输入继电器。PLC输入 端子用八进制表示,采用X表示。 C: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使用不受数量的限制,输入继电器只能由外部信号来驱动,而不能用内部指令来驱动。 2.输出接线端:PLC输出接线端可分为24V直流电源输出端、公共端和输出 接线端三部分。 A:24V直流电源输出端,用于传感器或其它小容量负载的供电电源。 B:输出接线端子和COM端:三菱输出接线端子用符号Y表示,也采用八进制编号,公共端子用COM表示。 C:不同的COM端口对应不同的输出继电器。(如表1-1)
表1-1 PLC输出端子与公共端子组合的对应关系 D:输出继电器必须是由PLC控制程序执行的结果来驱动。 3.操作面板:包括PLC工作方式选择、可调电位器RP1和RP2、RS-422通信接口、选件连接用接口4部分。(如图1-2) 图1-2操作面板 (1)PLC工作方式选择开关:有RUN和STOP两档; (2)内置可调电位器RP1和RP2,用于调整定时器设定的时间; (3)RS-422通信接口,用于PLC和计算机的通信; (4)状态指示栏: A:输入状态指示栏:当输入端有信号时,对应LED亮; B:输出状态指示栏:当输出端有信号时,对应LED亮; C:运行状态指示: POWER LED亮:表示可编程控制器已经通电; RUN LED亮:表示可编程控制器处于运行状态; ERROR LED亮:可编程控制器程序错误时指示灯会闪烁,CPU错误时指示灯亮。 二:工作原理 1.标注型号介绍 FX系列PLC型号的含义如下:
其中系名称:如0、2、0S、1S、0N、1N、2N、2NC等 单元类型:M-基本单元 E-输入输出混合扩展单元 输出方式:EX-扩展输入模块;EY-扩展输出模块;R-继电器输出;S-晶闸管输出;T-晶体管输出。 特殊品种:D-DC电源,DC输出;AI-AC电源,AC(AC100-120)输入或AC输出模块;H-大电流输出扩展模块;V-立式端子排的扩展模块;C-接插口输入输出方式;F-输入滤波时间常数为1ms的扩展模块; 2:工作原理 PLC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扫描过程。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按顺序逐条地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用户程序结束,然后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新一轮扫描。当PLC处于正常运行时,PLC会不断循环扫描工作,每一次扫描过程有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
|||||||||||||||||||||||||||
老师活动: 介绍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学生活动: 学习PLC的结构,掌握PLC的工作原理。 |
活动目标: 掌握PLC的工作原理。 |
活动时间: 60分钟 |
|||||||||||||||||||||||||
活动项目二:PLC编程语言介绍 1:梯形图 梯形图是从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变化过来的,因此梯形图形式上与继电器控制 很相似,读图方法和习惯也相同。画梯形图必须遵守: A:梯形图每一行都是从左母线开始,线圈接在右母线上。 B:线圈不能直接与左母线相连接。 C:同一编号的线圈只能使用一次。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可并联输出。 E:程序结束要有END指令。 2:指令语句表 基本指令一般由助记符和操作元件组成。助记符是每一条基本指令的符号(如LD、OUT、END等)它表明了操作功能;操作元件是基本指令的操作对象(如X0、Y0);某些基本指令只有助记符,如END指令。 |
||||||||||||||||||||||||||||
老师活动: 讲解编程语言。 |
学生活动: 理解PLC编程语言。 |
活动目标: 理解PLC编程语言。 |
活动时间: 40分钟 |
|||||||||||||||||||||||||
活动项目三: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1:FX1S系列 (1)运行软件; (2)新建一个程序文件; (3)机型选择; (4)编写控制程序; (5)转换; (6)程序下载 (7)测试。 |
||||||||||||||||||||||||||||
老师活动: 讲解、演示操作、巡回指导。 |
学生活动: 掌握操作方法、练习使用 |
活动目标: 学会使用软件。 |
活动时间: 180分钟 |
|||||||||||||||||||||||||
五: 归纳提升 |
老师活动: 老师总结:1.整体评价学生表现和本次课程目的、效果。2.梯形图编程优点是直观、简便;PLC工作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扫描过程。 |
学生活动: 自我总结本次课的收获。 |
活动目标: 学生会自称总结、学会学习方法。 |
活动时间: 3分钟 |
||||||||||||||||||||||||
六: 布置作业 |
老师活动: 布置课后作业,简述编程语言与电力拖动的关联。 |
学生活动: 听老师讲解,记录。 |
活动目标: 巩固所学知识。 |
活动时间: 2分钟 |
||||||||||||||||||||||||
任务:PLC编程软件介绍 |
板书设计 一:三菱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 1:输入接线端 2:输出接线端 3:操作面板 二:三菱PLC的内部结构 三:PLC工作原理 1:标注型号介绍 2:工作原理 四:PLC编程语言介绍 1:梯形图 2:指令语句表 五: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1:FX1N-C系列 (1)运行软件;(2)新建一个程序文件; (3)机型选择;(4)编程控制程序; (5)转换;(6)程序下载; (7)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