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表4-2专业建设

2011年8月19日

说明
简述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设置结构及示范(重点)专业建设特色等有关情况。
专业建设机制(限1200字)
1、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专业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作为专业建设的常设机构和平台,全面负责学校专业建设工作。
2、制定和完善专业建设工作章程和规章制度。根据要求各专业建设委员会坚持每年开展对相应专业建设的市场调研,科学论证,结合专业发展方向,确定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调研论证机制。自2005年起,分别与湖北齐星、东风专汽、湖北大力、鸿准精密模具、瀚宇博德、东莞三星等企业对接,专业建设更加贴近企业,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开设专训班。
3、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各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岗位专业能力的变化,不断开发新专业,对传统专业坚持持续改进,形成了如数控机床加工、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子商务与财会、汽修与焊接等骨干长线专业。2010年,随着民航的发展以及“高铁”时代的来临,学校洞察市场需求,通过近一年的市场调研、专业论证,于2011年开设民航地勤、民航电子商务和高铁乘务等新专业。
4、结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的课程结构,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知识结构更加贴近市场,杜绝一陈不变,增强专业活力。
5、建立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和考核管理机制,规定条件,公开选拔,确定职责,明确待遇,严格考核,促进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保持专业建设队伍充实和提高。
6、实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而带来的落后产业就业需求不足的现状,适时调整和淘汰落后专业,增开适应发展需要的新专业。
7、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学校建立教师队伍配置和教学实训设施设备与专业调整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瞄准新型专业方向,适时做好新型专业基础能力建设,包括教学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教师队伍培训和引进等,促进专业建设健康发展。
示范专业建设(限1000字)
我校的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子技术、数控机床加工三个专业于2007年被评定为省级二级示范重点专业,数控机床加工于2008年被评定为省级一级示范重点专业。
1、示范专业基本情况介绍:
数控机床加工: 2002年开设以来,现有数控车、铣、加工中心、钳台、普通车床等300多台套。通过与鸿准精密模具、湖北齐星等公司的紧密合作,找准了专业定位,迅速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从最初的数控车工培养发展到现在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数控装调维修等多个培养方向的专业群,30多名骨干教师队伍的大型专业,。可以满足学校本专业在校学生的理论、实习教学,还承担了大量的岗前、岗位技能提升等社会培训,年培养400人以上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 1996年开办,拥有计算机、维修设备等700多台套,网络实验仪器(不含计算机)等50多台套。我校在计算机硬件方面拥有较为先进的视频广播、web网络服务等系统,网络主干线均采用光纤传输设备。配备有教师专用的电子备课室,有较完备的集体备课制度;各类计算机实训室24间,多媒体投影设备教室22间。师资配备力量雄厚,有全省“金牌教师”刘飞、梁京虎、马云为首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近40人,绝大部分为中、高级职称,年富力强。
电子技术(电工电子):1996年开办,拥有电工实训台、机床考核台、电子实训台等200多台套,2010年投入150多万元建立三个PLC编程车间,三个制冷车间、四个电子装配和焊接车间,四个电工维修车间、一个电子CAD车间,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
2、专业建设特色:
每年由学科带头人、“全省金牌教师”牵头,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并聘请了徐德、余正升等在内的多个行业、企业专家进行专业建设指导;以岗位要求为课程内容,积极推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开展校本培训;定期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到校讲学,指导实践,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培训,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革新、职工培训,校企资源共享,互助发展。
示范(重点)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在校生数
开办时间
认定时间
认定部门
数控机床加工
190233
562
2002.9.1
2008.12.31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
190097
466
1996.9.1
2007.10.31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电子技术
190241
549
1996.9.1
2007.10.31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点击可返回申报书内容索引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